今日,新中国建立后建筑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迎来了70岁的生日!
官厅水库地跨河北省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区,于1951年10月开工建造,1954年5月竣工,是新中国建立后建筑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也是永定河上最大的控制性水利工程。
到本年5月,官厅水库已走过70载年月。70年间,官厅水库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为下流北京、河北、天津区域供水429亿立方米;累计发电87亿度。
自1953年以来,官厅水库共拦蓄1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8次,根本消除了永定河下流洪水灾祸。上一年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官厅水库紧锁闸口,共拦蓄7900万立方米洪水,拦洪率达100%,削峰率达100%,大大缓解了下流河道的行洪压力。
作为新中国建立后建筑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也是新中国水利工作的摇篮。
建库过程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水利专家进行了很多实验和技术创新,发明晰官厅波涛公式、官厅蒸发量换算系数、我国第一台测管水位遥测器等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先后被学习到了其他水库的建筑与办理中。
曾参加过官厅水库建造的水利专家们,后续也投入到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北京多个水库的建造中。比方我国闻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先生就曾参加过官厅水库的建筑,后来又作为总规划规划师掌管了密云水库的建筑,发明了密云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水利奇观。